很容易固執,固執於第一次接觸到的作品,或說是最初的文本。
最近電視上映了京華煙雲,那是大概國高中時候讀的書。一本精裝厚書,也是我唯一喜歡的精裝本。雖然厚重又不方便攜帶,但對於這樣的典籍,倒是很適合的。這也是我唯一讀過林語堂的著作,就算上網搜尋,許多他的著作都已經售缺或是絕版了。家裡的京華煙雲銀色封面就是林語堂,那模樣應該是抽著大煙,是思索的姿態,讓人感覺那就是個真真實實,文人的模樣。內容不必多說,是敘述清末民初兩大家,尤其是接受新派思想的的姚家,從興盛到衰落的故事。即使反覆看了好幾次,對於結局卻不甚記憶,但那樣的時代,傳統美與西方開放思想的衝擊和融合,成就了美麗而兼容並蓄的人物,那是木蘭,那是莫愁,那是立夫,那是蓀亞,是曼娘,是阿非……是裡頭許多交集而成的故事。
也許結局不甚美好,但是那樣的成長,一段歷史的過程,林語堂描寫木蘭和莫愁、曼娘的那種身段姿態,豐富的口才知識,深深的造成了一種美好的震撼。
令人印象深刻的故事,來龍去脈的敘述和交代是極為重要的。木蘭與蓀亞的婚姻,是開頭混亂的走失與尋獲就能預知的。而蓀亞晚年的一段忘年之戀,是那樣短暫而圓滑的話下句點,也未衝擊鋪陳。莫愁的理智和傳統穩重,是那樣充滿著中國女性的聰穎之美……曼娘的身段心智,古典的雅致……
而這些,在電視版的京華煙雲中,卻再也找不著蹤跡。
莫愁成為任性霸道的老么,阿非變成理智而新派的哥哥……而真正的姚家老大體仁則完完全全的消失了,書中遺傳了父母雙方缺點的體仁是姚家最大的缺陷,既驕傲又任性,與充滿野心的丫頭銀屏的故事,當然也完全被刪去。這佔了書中不小的篇幅,在劇裡卻完全的改編了,體仁偏差的個性幾乎一半被原本理智穩重的莫愁給繼承,本來與蓀亞完全沒相干的莫愁還因此逃婚,才改由木蘭不情願的代嫁……蓀亞圓潤質樸的個性,則繼承了另一半的體仁,且改為身為老么的叛逆驕縱不負責任,晚年和麗華一段的忘年之交,則成為新婚時與木蘭衝突的火線……
剛剛偷看了一下劇情介紹,發現蓀亞和麗華一段情被無止境的渲染,完全是體仁與銀屏的翻版,麗華甚至還懷了孩子取名為博文──那明明就是體仁與銀屏的孩子的名字啊啊啊……然後麗華撞石而死,這明明就是銀屏的結局啊。姚夫人、姚家的故事,被套成了曾家的家醜衝突……
原來體仁銀屏沒有消失,而由蓀亞麗華套用了故事。
然後莫愁還被牛家強暴,出家當了尼姑……這明明就是另一段高官女兒受牛家欺凌而後牛家衰敗的原因……然後莫愁最後還死了。
木蘭和立夫表達埋藏已久的情感……看到這裡,已經不想再比較了,木蘭的個性根本就不可能做這種事情,書裡那已經是中年了,對於木蘭來說,男女間的曖昧情感縱然是美好的回憶,但怎麼說也是隱晦的,不可說的……
這個木蘭的思想也太過新了一點。
啊呀呀,簡直是亂七八糟,摧毀原本對劇情的美好想望。
媽媽已經早忘了原著的劇情,看電視劇看的津津有味,她說因為這是電視劇嘛,所以書應該是鋪陳而仔細的,電視劇非得高潮迭起不可……但是我絮絮叨叨念著也改得太多了吧,角色涵括又重疊,貪心的將所有的劇情套用在年輕的角色身上,毫無因果鋪陳……
完全無法呈述一個大時代,大家庭的興亡勝敗。
唉,我還是回去把書拿出來讀罷……
- Apr 25 Tue 2006 17:31
原著與衍生(之一)-京華煙雲
close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