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對於命運,向來是抱持著信卻不信的態度。
對於預言,除了信卻不信,又多了一分矛盾懷疑。

蝴蝶效應、顫慄時空、預言。
都是在敘說這類的故事。

回到過去,去到未來,還有在現在看到未來,這是這三部電影主要的架構。
很巧合的囊括了所有改變現在或未來的可能。
這類電影的訴求,是在敘說只要在不屬於你的時空改變了一點點小小的可能,就會改變整個未來,撼動整個歷史和生命。
且不論這樣的科技或是不尋常的事件是否會發生,我想質疑的,是三部電影中,有包含一個已經既定的「命運」。
而不管你在過去、未來還是現在,改變了一個多小的事情,都會影響到這個已經既定的命運。
電影中還提供了多元的角度,讓你看看,如果動了A會產生什麼變化,動了B又有什麼改變,好像這已經”既定”的命運,可以掌握在主角手中。
我看見艾希庫頓奇在發現改變未來的驚喜到之後的痛苦哀嚎,了解原來一切不能單純掌握在手心裡,命運永遠往最壞的地方行去,到最後他甚至放棄了與她相識的機會......也許不要開始對她是最好的吧......我聽見這樣痛苦壓抑的低喃。
我看見阿德列安布洛帝在被冤陷的痛苦中,在被視為白老鼠的灰喪無望中瘋狂又無助,穿梭現在未來的過程卻讓他燃起希望,點燃重來的生命和愛情充滿極致痛苦後的狂喜。

如果說蝴蝶效應是”快樂→痛苦”,顫慄時空是”痛苦→快樂”,那麼預言就是”痛苦→痛苦”。

也許是因為日本電影的關係,「預言」整部電影都充滿灰色的苦痛無奈。
失去愛女,竟然還在失去前目睹預言的新聞......想來在苦痛之外,又加上無法阻止無法挽回的無措...
到底預言是什麼呢?
是因為預言而悲劇?還是悲劇而預言?這樣雞生蛋蛋生雞的迴圈該怎麼定義?
那麼預言新聞的目的又是什麼?既無法阻止,又何苦再添一筆無奈自恨?
我看見三上博史除了痛苦失去愛女,還要承受無法阻止的痛楚,又看見預言新聞來來去去,那些悲劇在他眼前化為文字提早上演,他卻無力拯救......一介凡人怎麼可能成為超人?最終,只能,只能犧牲自己,以求他看來最為完整美好的結局。然後,笑著接受有限選擇中的命運,預言。
那麼,這項預言,因為被推翻,而無法成為完整的預言,那麼它還是預言嗎?
預言失效。

美國電影和日本電影的不同也在這裡,日本電影極少去塑造一個超人的角色,類似的能力在不同的族群上,卻有天差地別的際遇。這樣的能力在日本電影中,通常是成為主角揮之不去的痛苦來源,往內往內挖掘心底的黑暗和無助而致瘋狂。在美國或是好萊塢的人物上,卻將它發光發亮,以拯救世界。
往內挖掘,與往外散發。也許有定義的太輕易之嫌。
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ccyrain 的頭像
    ccyrain

    ccyrain

    ccyra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